地府之王|十殿阎王身份之谜
2023-06-03 13:40:35来源:个人图书馆-哲齐66
流光记(纯筝) 音乐: 毛小贝古筝-毛小贝的纯筝曲(一)
在中国人的信仰中,一定有“阎王爷”的位子。
阎王爷不仅是传统神话的重要存在,也是中国人精神信仰的一部分,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寒衣节等节日里,都有他们的影子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生死、轮回、公平、公正、善恶……这些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坚守的东西,阎王爷则是这种道德文化中的“评判官”。
在神话传说中,每个人都会历经生死,阳间代表着“生”,阴间对应“死”。每个人死后,都会被鬼差带到阴曹地府接受阎王爷的审判,如是十恶不赦之人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。
很多人的意识里,地府的执掌者似乎只有一个,这也是一个误区,其实阎王爷足足有10位。
阎王爷的数量跟唐朝兴起的丧葬习俗有关:古人有守孝三年的说法,其细分十个阶段,如“百日”“周年”“三周年”等丧仪,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神君主管。
从唐、五代到宋朝,神君从一个到五个,最终演变成了“十殿阎罗”,即秦广王蒋子文、楚江王厉温、宋帝王余懃、仵官王吕岱、阎罗王包拯、卞城王毕元宾、泰山王董和、都市王黄中庸、平等王陆游、转轮王薛礼,他们各自分管地府。
看到这个名单,估计很多人都不淡定了,为什么包拯和陆游也在其中?
事实上,十大阎王的身份都是源自于民间的真实存在,每一个人都大有来头。
首先是第一殿:秦广王蒋子文。他是专司人间生死、吉凶的阎王,原为汉末将领,因追逐强盗而战死在钟山脚下。三国、前秦、东晋时期曾多次显灵,孙权封其为钟山之神,南齐时他又被封为帝。
第二殿的楚江王厉温,原为东汉郡守,曾获封义阳侯。
第三殿宋帝王余懃,生前为唐朝大臣,武则天时期的进士,获封上柱国,为官期间,清正廉明,体恤民情,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,所以掌管阴间刑罚之事。
第四殿仵官王吕岱,前世为三国时期的吴国大臣,受到孙权重用,一生戮力奉公,为孙吴开疆拓土,功勋赫赫,而且他极为高寿,终年96岁。
第五殿阎罗王包拯,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一个名臣,据说他最开始是第一殿阎王,后来因为怜悯屈死之人,经常放冤魂到阳间伸冤,结果被降级到了第五殿。
第六殿卞城王毕元宾,前世为北朝名将毕众敬之子,文武双全,履立功勋,后被封为须昌侯,加平远将军。毕元宾为政清平,善抚民物,深受百姓爱戴。
第七殿泰山王董和,原为东汉末年蜀汉重臣,早先在刘璋手下任职,政绩清明,善于协调区域关系,后来成为刘备麾下一名良臣。
第八殿都市王黄中庸,前世为北宋名臣,与司马光、欧阳修、包拯齐名,也是《资治通鉴》的编纂者之一,为官宽惠,能断奇狱,所活甚众,浙人德之。
第九殿平等王陆游(亦有陆川之说),南宋爱国诗人,一生起起伏伏,最终官至宝章阁待制。
第十殿转轮王薛礼,也就是唐朝名将薛仁贵,他为国征战数十年,大败九姓铁勒,降服高句丽,击破突厥,功勋卓著,至唐高宗时,累官至瓜州长史、右领军卫将军、检校代州都督,封平阳郡公。
十殿阎罗,各司其职,第一殿主管分辨善恶,第十殿主管投胎,其余的八位主要负责对鬼魂的审判和惩戒。
十殿阎王虽说其皆有前世真身,但正如《酉阳杂俎》中所说:“至忠至孝之人,命终皆为地下主者”,或如《北梦琐言》记载:“人之正直,死为冥官”,也就是说十殿阎王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,只要是生前至忠至孝、正直善良之人,死后皆可到下界为官,甚至成为阎王。
所以,除了包拯,董仲舒、韩擒虎、范仲淹和寇准等四人死后也曾任“阎王”。
十殿阎王的存在,直接展示了传统道德观念的精髓,诸如孝道、仁义礼智信等,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,它们对世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,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善、向上,即便到了今天,这种观念依然有巨大的影响力。
关键词: